第一个道具 —梯子
简介:使复制人能获得垂直活动的能力,意味着复制人可以攀爬它
Tips:梯子占一格,梯子上方必须空一格,满足两格的条件小人才能踩上去。
基础属性:
梯子可以由
制作而成(每次制作消耗五种资源均为100kg)
五种不同材质的梯子的面板属性:
物理小课堂
1).比热容
我们就了解一下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就可以了,只要能理解它代表的什么意思,数值有什么作用就ok了。
公式:c=Q/(M•∆T)
c就是比热容的符号代表 Q指的是在某一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M代表质量(这里我M大写是为了和后面的米m区分,正常公式里是大写的) ΔT为在某一过程中,吸热或放热后温度所上升或下降的值
这里我们拿游戏中的二硒化钨举例子,它的比热容要比其他固体大很多,若有一个比热容小于它的固体和它在同一速率和热能的条件下被加热,那么二硒化钨的温度将会上升的比该固体小,换而言之,比热容大的物质可以吸收和释放更多的热能,比热容小的物质可以更快的吸收和释放热能。
单位:J/(kg•K) 焦耳每千克开尔文(摄氏度)
比如环境温度是100摄氏度(下面也都使用这个条件),即在某一过程中,100摄氏度下每千克该物质吸收或放出XX焦。
Tips:我们游戏中的K虽然代表开尔文,但是这里的开尔文温度可以看做是摄氏度。但是在游戏debug模式中,想要得到对应温度的物质,需要进行一下换算。公式是:开氏度=摄氏度+273.15,即摄氏度=开氏度-273.15。如果我想要得到一格20摄氏度的氧气,那么我只需要在debug的温度栏输入293.15就可以了。
2).导热性
导热性即导热系数,它的单位是瓦/(米•度),读作瓦每米摄氏度,即在某一过程中,100摄氏度下每米该物质吸收或放出XX瓦。
这个就是导热系数越高,导热性越好。反之亦然。
表格中的单位解读
(焦/克)/K 读作焦耳每克开尔文 即在某一过程中,100摄氏度下每克该物质吸收或放出XX焦。
(瓦/m)/K 读作瓦每米开尔文 即在某一过程中,100摄氏度下每米该物质吸收或放出XX瓦。
结合面板的观察以及上述的物理知识,我们可以发现,F无论哪个数值,都可以很好的稳定温度不变,较大的比热容给了它对热能吸收的速率变得很慢,导热性极低也加深了二硒化钨在热量交换的能力上表现的可能会比较差,但是在保温方面应该是顶呱呱的。A、B、D的这个0.2比热容的数值取值中间,虽然吸收和释放的热量不及C、E,但是热量交换的能力却比C、E要好很多,主要取胜在速率上。但是由于A、B、D的导热性也是一致的,所以在表格中无法判断出他们三个在热量交换能力上的高低。
这是目前在表格数据中可以得出的一些结论。
接着我们来看下实际试验的数据结果。
实验说明,实验将在两个区域对不同材料制作的梯子在初始周期到第二个周期的晚上报告出来结束,既1为梯子的初始温度,初始时间为当天报告下达瞬间,然后到第二天天亮瞬间为2,之后再到当天报告到达,为3.这样往下推。
可以这样表达 { 报告 →天亮 2、4
{天亮 →报告 3、5
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岩浆区从540℃到1080℃,寒冷区从-22℃到-30℃
以下实验是为了查看梯子在不同环境下对温度的变化波动程度,以达到实际在游戏中应用的目的。
以下为游戏实际数据
通过实际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A、B、D的表现各异,D由于熔点有点低,没有撑到最后周期就死掉了。所以这里我们就比较A和B在岩浆区中热量交换的变化程度。A的温差分别为168.1、157.8 、13.5、13.5 B的温差分别为163.4、156、635.8、15.4
其实我们看末尾的几个数值就可以发现,A的热量交换应该是能力最强的。由于比热容的原因,物质吸收的热量在达到自身可承受的最高热量的值时,速率会有所下降,因为比热容和导热性决定了它不仅会吸热,还会放热。放热的条件便是环境温度低于自身温度的时候,物质便会放热,这时候就会造成吸热速率的下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第四周期时,A梯子就已经平稳下来了,和之后的第五周期的的数值一致。但是B梯子到了第五周期,吸热的速率才开始下降。当然有人会说,这么说的话,那D岂不是更厉害,它直接死掉了。其实不是的,D这么快死掉是由于自身的熔点过低,我们对比它的第一个数据,吸热为153.6,比A和B都要将近低了10度。那么,综上所述,黑曜石的梯子在热量交换方面,能力应该是最强的。
岩浆区
寒冷区
被融化的两个梯子
装饰属性: 环境:-5 范围:一格(半径)